嗜酸性粒细胞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07-03 09:51:25
浏览:382次
嗜酸性粒细胞,英文名为Eosinophil,是人体血液中的一种白细胞,属于粒细胞的一种。它们的主要特征是在细胞的颗粒内含有大量的嗜酸性物质,因此在染色后呈现出明显的红色,故名“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尤其是对寄生虫感染有显著的防御作用。当身体遭受寄生虫侵犯时,嗜酸性粒细胞会被激活,释放出颗粒内的酶和化学物质,如组胺酶、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等,以杀死或驱赶寄生虫。此外,它们也参与过敏反应,可以吞噬和分解过敏原,减轻过敏反应。
然而,嗜酸性粒细胞并非总是有益的。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皮肤病(如湿疹)以及一些自身免疫疾病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会异常增多,此时它们可能会对正常组织产生损害,引发病理反应。
在临床医学上,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可以帮助诊断和监测一些疾病。例如,如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显著升高,可能提示有寄生虫感染、过敏性疾病、皮肤病或者某些类型的血液病,如霍奇金淋巴瘤等。反之,如果数量过低,可能与某些病毒感染、免疫缺陷病或化疗后的副作用有关。嗜酸性粒细胞是人体血液中的一种白细胞,属于粒细胞的一种。它们的主要特征是在细胞的颗粒内含有大量的嗜酸性物质,因此在染色后呈现出明显的红色。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尤其是对寄生虫感染有显著的防御作用。
总 的来说,嗜酸性粒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维持机体健康,特别是在抵御寄生虫感染和调控过敏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其功能的异常也可能导致一系列的病理问题,因此,理解和研究嗜酸性粒细胞对于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扩展阅读
您可能还会关注:
上一篇:
九江细胞政策
相关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