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团队揭示冠状病毒同时挟持细胞糖受体和蛋白受体入侵人体的分子机制
一项最新的科研成果揭示了冠状病毒如何巧妙地利用细胞表面的两种受体,糖受体和蛋白受体,来侵入人体的分子机制。这个发现为理解和预防冠状病毒感染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疫苗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潜在的目标。
冠状病毒,以其独特的冠状突起而得名,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其中包括引发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病毒,以及当前全球大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这些病毒的感染能力主要依赖于它们的刺突蛋白,这种蛋白能够与宿主细胞的受体结合,从而开启感染过程。
研究人员发现,冠状病毒不仅依赖于ACE2蛋白受体,这是已知的主要入口点,还同时利用了细胞表面的糖受体。糖受体,也称为凝集素受体,是一类能识别并结合糖分子的蛋白质。在冠状病毒感染中,糖受体可能起到了辅助作用,帮助病毒更有效地找到并附着到目标细胞上。
具体来说,病毒的刺突蛋白会先与糖受体结合,然后改变其构象,使其更容易与ACE2蛋白受体结合。这种“双重锁定”策略使病毒能更牢固地附着在细胞上,提高了感染效率。
这一发现揭示了冠状病毒入侵人体的新层面,也为抗病毒策略提供了新的靶点。例如,开发能阻断糖受体或改变其功能的药物,可能可以防止病毒的附着和入侵。此外,这也提示我们,疫苗设计可能需要考虑针对这两种受体,以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冠状病毒如何巧妙地利用细胞表面的两种受体,糖受体和蛋白受体,来侵入人体的分子机制。这个发现为理解和预防冠状病毒感染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疫苗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潜在的目标。
然而,尽管这一发现带来了希望,但实际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科学家们将继续深入探索冠状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以期找到更有效的防治策略。这项工作不仅对理解冠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未来的公共卫生决策和疾病防控具有深远影响。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