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存储免疫细胞?这些问题你必须了解!
一、免疫细胞的分类与特点
免疫细胞是守护人体健康的关键防线,主要包括 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以及抗原呈递细胞等多种类型。 T 淋巴细胞在胸腺成熟,能精准识别并杀灭被病原体感染或恶变的细胞,其具有多种亚型,如辅助性 T 细胞、细胞毒性 T 细胞和调节性 T 细胞等,它们既能直接作战,又具备记忆功能,可在遭遇相同抗原时迅速响应。 B 淋巴细胞于骨髓中发育,通过产生抗体来对抗病原体,在体液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样拥有记忆能力。 自然杀伤(NK)细胞属于先天免疫系统,可识别并清除特定的肿瘤细胞和受病毒感染的细胞,无需事先接触抗原。 抗原呈递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能摄取、处理抗原并呈递给 T 细胞,以启动免疫应答。 这些免疫细胞协同合作,构成了人体复杂而强大的免疫系统。
二、免疫细胞储存的概念
免疫细胞储存是一项先进的生物技术应用,通过特定手段从人体血液中采集一定数量的免疫细胞,然后将其保存在零下 196℃的液氮罐中。在这种超低温环境下,细胞的生命活动近乎停滞,进入休眠状态,待有需要时可进行复苏和扩增,复苏后的细胞仍能保持正常的生物学活性,可用于精准的细胞治疗。
三、免疫细胞储存的意义
随着时间推移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会逐渐减弱。年龄增长也会导致免疫细胞数量和活性降低,进而使免疫力下降,疾病风险增加。提前储存健康且年轻态的免疫细胞,可有效维持体内免疫细胞的活力,对于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具有重要意义。这就如同为身体的防御系统购置了一份可靠的“健康保险”,通过生物干预手段提升免疫力,改善身体状态,增强预防疾病和抗肿瘤的能力。
四、免疫细胞的保存期限
理论上而言,免疫细胞可永久保存。研究表明,深低温冷冻状态可使细胞处于休眠,酶的活性被抑制,不会发生电离损伤,从而得以长期储存。细胞在零下 70℃冰箱中可保存一年左右,而在零下 196℃的液氮中,从低温生物学角度分析,其冻存时间几乎是无限的。 国内外诸多实例也证实了这一点,如利用冻存多年的细胞进行有效的临床应用。
五、免疫细胞在肿瘤治疗中的价值
免疫细胞疗法是目前肿瘤治疗领域极具前景的技术之一。2011 年,法国科学家因发现树突状细胞及其在后天免疫中的作用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标志着生物免疫治疗成为癌症治疗的新兴手段。 免疫细胞的临床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能提供针对性的治疗策略,尤其对于传统治疗无效或复发的癌症患者。通过对患者自身免疫细胞如 T 细胞进行特殊改造,如制成 CAR-T 细胞,可精确识别并攻击癌细胞,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免疫细胞治疗具有记忆功能,可长期提供保护,降低癌症复发风险。与传统化疗和放疗相比,其安全性和耐受性更佳,为患者提供了更个性化和有效的治疗选择。此外,还可与其他传统治疗手段联合应用,以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提高对癌细胞的攻击能力,减轻副作用,提升治疗效果。
六、储存免疫细胞的作用
首先,可用于对抗恶性肿瘤,是继传统治疗手段外最先进的抗肿瘤治疗途径。其次,能起到抗衰老的效果,减缓人体机能衰退的进程。再者,可调节亚健康状态,当身体发出警讯时,免疫细胞回输能有效改善。还能显著提高免疫力,预防癌症等疾病发生。最后,为未来医疗提供无限可能,随着科技发展,有望利用储存的免疫细胞为储存者量身定制更精准的重大疾病治疗方案。
七、最佳储存免疫细胞的时机
医学研究表明,年龄是影响免疫力的重要因素,20 岁左右时人体免疫力处于巅峰状态,之后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因此,尽早储存免疫细胞可保证其更年轻且富有活力,建议越早进行储存越好。
八、适合储存免疫细胞的人群
对于希望改善亚健康、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以及防治肿瘤的人群,都可考虑储存免疫细胞。包括有癌症家族史人群、早期癌变人群、常接触致癌物质或有害环境的职业人群、有不良生活习惯人群、追求免疫力提升人群、有抗衰美容或保健需求人群以及 18 至 65 岁的健康人群等
九、儿童的免疫细胞储存
虽然储存免疫细胞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但由于未成年人的免疫细胞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还处于训练过程中,所以一般建议在 18 周岁后再进行储存。
十、免疫细胞的家人使用
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具有不同特性。一般而言,建议优先自体使用储存的免疫细胞。若要进行异体使用,部分免疫细胞需经过严格的配型。
十一、免疫细胞存储前的体检
在进行免疫细胞存储前,除常规体检外,还需进行多项病原体筛查,如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只有各项检测合格后才可进行存储。
十二、免疫细胞存储的流程
通常,免疫细胞存储流程包括:细胞存储服务的全面体检及免疫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估;提前预约采血;进行细胞提取;冻存细胞;出具储存报告书等步骤。
总之,免疫细胞存储为我们的健康提供了一种前瞻性的保障措施。在生命的旅程中,我们应该珍惜并把握这样的机会,为自己和家人的未来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